SiriBlog

siriyang的个人博客


  • 首页

  • 排行榜

  • 标签115

  • 分类37

  • 归档320

  • 关于

  • 搜索

重邮2011计算机网络(803)答案解析

发表于 2020-03-01 更新于 2023-07-23 分类于 考研 , 计算机网络 阅读次数:
本文字数: 7.9k 阅读时长 ≈ 7 分钟
重庆邮电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 《计算机网络(803)》真题答案解析

  加入我的知识星球讨论交流,了解更多关于重邮考研的信息!

  重邮《计网803》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全套PDF电子版已上架我的面包多商铺,欢迎前往咨询购买!
  >>>店铺链接

  经多位同学举报并调研,发现有淘宝商家、QQ群组等打着我的名号盗卖出售我的资料。我没与任何人合作,所有资料仅在我的面包多商铺出售电子版并提供下载服务,所有纸质版或直接交付的电子版、网盘链接资源均为盗版。购买盗版将无法获得后续的更新勘误维护等会员增值服务。为防止有高仿盗版商,请认准我博客、知乎上提供的购买链接。

一、单选题

1. D
  网络协议的基本要素为:语法、语义与同步(规则、时序)

2. B
  当带宽为N时,若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则实际带宽将为2N。

3. B
  划分子网只是把IP地址的主机号这部分进行再划分,而不改变IP地址原来的网络号。C类地址主机号最短,因此可划分的子网最少。(注意本题的前提是要可划分子网,因为D类和E类地址不可划分子网所以不以考虑)。

4. A
  子网掩码中的“0”代表主机部分,“1”代表网络号+子网部分,减去相应的网络号即可得到子网号。
  【10年单选8题类似】

5. D
  该地址为C类地址,前24位为网络号,则仅考虑子网掩码最后8位。192转换为2进制后为11000000,其中前两位为1对应子网号。由于RFC 950规定,对分类的IPv4地址进行子网划分时,子网号不能为全1和全0,则一共能划分为$2^2-2=2$个子网。

  RFC 950规定,对分类的IPv4地址进行子网划分时,子网号不能为全0和全1,但随着CIDR的广泛使用,现在有的路由器也支持全1和全0的子网号。
  命题老师曾在课堂上就CIDR的可用子网数是否要减2讲过,CIDR支持全0全1子网号,传统掩码不支持全0全1子网号。如果只用CIDR那可以用全0全1子网号,如果要与传统掩码的网络进行交互,那全0全1还是得留出来,否则会出问题。
  则在做题的时候,对于指明分类的IPv4子网号要减2,而如果仅是CIDR则不用考虑。
  【10年单选9题类似】

6. C
  ISO/OSI参考模型第3层为网络层,对应的TCP/IP体系结构的网际层。
  【10年单选10题类似】

7. A
  HDLC协议的帧可划分为三类:

  1. 信息帧(I):第1位为0,用来传输数据信息,或使用捎带技术对数据进行确认。
  2. 监督帧(S):第1、2位分别为1、0,用于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执行对信息帧的确认、请求重发和请求暂停发送等功能。
  3. 无编号帧(U):第1、2位均为1,用于提供对链路的建立、拆除等多种控制功能。

  【10年单选11题类似】

8. C
  帧中继采用的是面向连接的虚电路分组交换。
  【10年单选12题原题】

9. A
  由于CSMA有最小帧长的限制,同时封装信息长度固定,若发送帧小于最小长度则填0补齐。因此应使数据帧携带的数据信息尽量长,以提高有效信息在数据帧中所占比例,提高信道利用率。
  【10年单选13题原题】

10. B
  OFSP协议采用的路由选择算法是链路状态算法,而RIP协议采用的是距离向量算法。
  【10年单选14题类似】

11. A
  局域网仅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0年单选15题类似】

12. A
  流量控制是通过限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防止超出接收端的接受能力而造成数据丢失,以此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的方法。
  【10年单选16题原题】

13. B
  端到端通信并且是保证TCP的可靠性,则应使用滑动窗口技术,对错误数据进行选择重传,确保数据分组完整有序的到达。C、D选项都只能保证其中一种。
  【10年单选17题原题】

14. D
  127.0.0.0为环路自检地址,此地址表示任意主机本身,目的地址为环回地址的IP数据报永远不会出现在任何网络上,不会被路由器转发。
  【10年单选18题原题】

15. A
  CIDR使用掩码将IP地址分为网络前缀和主机号,但不对网络进行分类,使用“斜线记法”的方法进行表示,实现了对路由的聚合。
  【10年单选19题原题】

16. D
  公用分组网使用的协议是X.25。
  【10年单选20题原题】

17. B
  ATM网络采用的固定信元长度为53B。

18. D
  本地址属于B类地址,且主机号不全为0或1,所以为普通网络地址。
  【10年单选2题类似】

19. D
  HTTP协议会话的四个过程分别为:建立连接、发出请求信息、发出响应信息、释放连接
  【10年单选3题原题】

20. A
  ISO/OSI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所谓端到端即主机进程之间的连接,而点到点仅指主机之间的连接。
  【10年单选4题类似】

二、多选题

1. ABCD
  【10年多选2题原题】

2. ABC
  数据还未发送则不可能得到确认,D错误。已发送的数据在收到确认前可能存在超时丢失或被破坏的情况,所以可再次发送。
  【10年多选3题原题】

3. ABCD

4. BD
  由于现在整个互联网的规模太大,A选项不具有现实可行性,目前实际采用的方法也是逐步过渡到IPv6;隧道技术是将整个IPv6数据报当成数据封装在IPv4中进行传输,C错误。
  【10年多选8题原题】

5. ABC
  主机域名映射的是一个主机地址,不可能含有文件名,但可能包含主机名、单位名、国家名。
  【10年多选9题原题】

三、填空题

1. 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
  网络层协议有IP、IPX、ICMP、IGMP、ARP、RARP、OSPF等,其中IP、ICMP、ARP、RARP最为重要。

2.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10年填空2题原题】

3. 城域网;广域网
  【10年填空3题原题】

4. 4;传输层;应用层
  TCP/IP协议参考模型一共有4层: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注意与ISO/OSI区别。
  【10年填空4题原题】

5. 带宽;时延
  【10年填空5题原题】

6. 1.544Mbps
  脉冲编码调制(PCM),北美的24路PCM(T1)和欧洲的30/32路PCM(E1)。我国采用后者标准,T1的速率是1.544Mbit/s,E1的速率是2.048Mbit/s。
  【10年填空6题类似】

7. 网络
  路由表中每一个表项都对应了一个网络。
  【10年填空7题原题】

8. 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
  【10年填空8题原题】

9. 逻辑;物理
  VLAN仅是从逻辑上进行了网络划分,并不是一种新型的局域网模型,处于同一个虚拟局域网的主机可能位于不同网段,同一网段的主机也可能分别位于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中。
  【10年填空9题原题】

四、判断题

1. T

2. F
  IP数据报有优先级之分,如IntServ、DiffServ。
  【10年判断2题原题】

3. F
  UDP仅适合传输少量数据,且一次传输完,不分片。
  【10年判断3题类似】

4. T
  【10年判断4题原题】

5. F
  静态网页也可以拥有视屏等资源,成为活动文档。动态文档是指文档的内容是在浏览器访问万维网服务器时,才由应用程序动态创建。
  【10年判断5题原题】

6. F
  数字签名的特点是可证实性、不可抵赖性和不可伪造性。题目中“不可复制性”错误,数字签名可以被复制,但不可修改、伪造。
  【10年判断6题类似】

7. T
  FTP基于TCP,TFTP基于UDP。
  【10年判断7题类似】

8. F
  POP3仅用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请求读取用户邮箱中的邮件,发送邮件应使用SMTP协议。
  【10年判断8题原题】

9. F
  该网络号第一个字节为10,属于A类地址。题目将CIDR地址类比C类地址,就应该符合C类地址首字节属于192-223范围的标准。
  IP地址分类:

  • A类(1-126):0_网络号_主机号
  • B类(128-191):10_网络号_主机号
  • C类(192-223):110 _网络号_主机号
  • D类(224-239):1110_多播地址
  • E类(240-255):1111_保留为今后使用

  【10年判断9题原题】

10. F
  局域网中网络应用服务程序也要安装在服务器上,在没有服务器的小局域网情况下才安装在工作站上,实际上这时的工作站也在兼做服务器用。
  【10年判断10题原题】

11. T
  【10年判断11题原题】

12. F
  以太网帧不以标志字段结尾。
  【10年判断12题原题】

13. F
  要实现双向通信仅需一条数据传输线路,但需要两条通信信道。
  【10年判断13题原题】

14. T
  【10年判断14题原题】

15. F
  网桥属于数据链路层的设备,物理层设备为中继器,集线器。
  【10年判断15题原题】

16. F
  A类地址网络号范围为1~126,B类地址网络号范围为128~191,127.0.0.1属于特殊用途的回环地址。
  【10年判断16题类似】

17. F
  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到端可靠传输的是传输层。会话层负责管理主机间的会话程,包括建立、管理及终止进程间的会话。
  【10年判断17题原题】

18. T
  【10年判断18题类似】

19. F
  集线器不具备存储转发功能,他是直通式设备,仅作电信号的再生并转发出去,因此不能连接连个速率不同的网段,且两端的网段一定要使用同一个协议。
  【10年判断19题类似】

20. F
  因特网使用的是TCP/IP协议。

五、简答题

1.
  目前解决过度问题基本技术主要有三种:双协议栈,隧道技术,NAT-PT

  1. 双协议栈:采用该技术的结点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
  2. 隧道技术:随到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现有IPv4路由器体系来传递IPv6数据的方法:将IPv6的分组作无结构意义的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报中,被IPv4网络传输。
  3. NAT-PT:转换网关除了要进行IPv4地址和IPv6地址的转换,还要包括协议和翻译。转换网关作为通信的中间设备,可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报文的地址,同时根据协议不同对分组做相应的语义翻译,从而使纯IPv4和IPv6站点之间能够透明通信。

  【教材课后习题 4-66,P131】

2.
  网络协议是保证网络正常通信的规范,在七层的网络结构中,每一层有不同的网络协议来保障本层、上层的通信,上层协议在下层网络结构中,而服务是承载于某一层网络协议上的具体应用。

  1. 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使用本层服务的实体是透明的。
  2.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范,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3. 并非在一个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之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能被称为“服务”。

  【10年简答题2题原题;教材课后习题 1-21,P27】

3.
  帧中继和分组交换类似,但却以比分组容量大的帧为单位而不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他在网络上的中间结点对数据不进行误码纠错。帧中继技术在保持分组交换技术的灵活及低费用的同时,缩短了传输时延,提高传输速度。因此,也成了当今实现局域网互联,局域网与广域网连接等应用等理想解决方案。通过帧中继网实现异地网络互联,具有可靠性高、协议透明传输、高速廉价的优点。
  【10年简答题3题原题】

4.
  目前在计算机通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威胁有:截获、中断、篡改、伪造的威胁。第一个属于被动攻击,后三个属于主动攻击。
  【10年简答题4题原题;教材课后习题 7-1,P233】

5.
  移动自组网络是由多个移动结点组成的多跳无线网络。这些移动结点处在一个局域区域内,每个节点都具有路由功能,通过存储转发技术帮助其他结点构成通信链路。

6.

  1. 停止等待协议是发出一个帧后得到确认才发出下一个,降低了信道利用率。
  2. 后退N帧协议在发送完一个帧后,不用停下来等待确认,而是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收到确认帧时,仍可发送数据,这样就减少了等待时间,整个通信的吞吐量提高。如果前一个帧在超时时间内未得到确认,就认为丢失或被破坏,需要重发出错帧及其后面所有数据帧。这样就可能把正确的数据帧重传一遍,降低了传送效率。
  3. 选择重传协议在发送过程中,如果一个数据帧计时器超时,认为该帧丢失或被破坏,接收端只把出错的帧丢弃,其后面的数据帧保存在缓存中,并向发送端回复NAK。发送端收到NAK后,只发出出错的帧。选择重传协议可以避免重复传送那些正确到达的数据帧。但是接收端要设置具有相当容量的缓存空间,这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够经济的。

六、计算与综合题

1.
(1)
  由于IP数据报的首部长度为20B,数据最大长度位1500B,则数据部分最大为1480,原数据报数据部分5000-20=4980B,所以需划分为$\lceil 4980/1480 \rceil =4$个数据报。

(2)
  第一个:数据段1480,片偏移0,MF为1
  第二个:数据段1480,片偏移185,MF为1
  第三个:数据段1480,片偏移370,MF为1
  第四个:数据段540,片偏移555,MF为0

  注意:片偏移的单位为8B,1480刚好能被8整除,所以可全部用做数据。MF=1表示后面还有数据,MF=0表示这是最后一个。
  【10年计算与综合题1题原题;教材课后习题 4-22,P113】

2.
(1)
  A、B、D发送了数据

(2)
  A发送0,B、D发送1

  令接收码片序列为$S$,则根据CDMA运算规则分别与各站码片序列内积得:
  $(A\cdot S)/8=-1$,即A站发送数据0;
  $(B\cdot S)/8=1$,即B站发送数据1;
  $(C\cdot S)/8=0$,即C站未发送数据;
  $(D\cdot S)/8=1$,即D站发送数据1;

  注意:CDMA计算结果中-1代表0,1代表1,0代表未发送数据。
  【10年计算与综合题3题类似;课后习题 2-16类似,P46】

3.
  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除非题目另有说明,一般我们仅考虑发送和传播时延。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信道宽度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传播速率

  两段微波链路的时延已经给出,直接加上就行,另外三段单独计算:
  5段链路的传输时延$=150\times 2+\frac{1000}{150000}\times 3\times 1000=320ms$

  由于有5段链路,则需转发5次计算5次发送时延:
  5段链路的发送时延$=\frac{960}{48\times 1000}\times 5 \times 1000=100ms$

  所以5段链路单位端到端的时延$=320+100=420ms$
  【10年计算与综合题2题类似;教材课后习题 5-35类似,P161】

4.
  A:172.16.0.0/22——172.16.3.255/22
  B:172.16.8.0/21——172.16.15.255/21
  C:172.16.32.0/20——172.16.47.255/20
  【10年计算与综合题4题类似】

5.
  Base64编码将报文划分成342个单元3字节长,每个单元又被编码为4个字节,故共有1368个字节。若把这些字节每80个划分为一行,需要18行,所以需要加18个CR和18个CF,1368+36=1404,综上所述,该二进制文件用Base64编码将会有1404个字节。

  注意:Base64编码规则是将每3个字节编码成4个字节。
  【10年计算与综合题5题类似】


以上题目答案解析不定期更新维护,会比最新版本延迟一到多个版本,部分答案解析可能存在错误,欲获取完整解析、最新版更新、勘误请前往店铺购买。


购买完整最新版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 本文结束 感谢阅读 --------
相关文章
  • 重邮2023计算机网络(803)真题
  • 重邮计网803历年真题数据分析报告
  • 重邮2022计算机网络(803)真题
  • 重邮2021计算机网络(803)答案解析
  • 重邮2020计算机网络(803)答案解析
觉得文章写的不错的话,请我喝瓶怡宝吧!😀
SiriYang 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SiriYang 支付宝

支付宝

  • 本文标题: 重邮2011计算机网络(803)答案解析
  • 本文作者: SiriYang
  • 创建时间: 2020年03月01日 - 21时03分
  • 修改时间: 2023年07月23日 - 15时07分
  • 本文链接: https://blog.siriyang.cn/posts/20200301211057id.html
  •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研 真题 计算机网络
重邮2012计算机网络(803)答案解析
重邮2015计算机网络(803)真题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SiriYang

SiriYang

努力搬砖攒钱买镜头的摄影迷
320 日志
33 分类
88 标签
RSS
GitHub E-Mail
Creative Commons
Links
  • 友情链接
  • 作品商铺

  1. 一、单选题
  2. 二、多选题
  3. 三、填空题
  4. 四、判断题
  5. 五、简答题
  6. 六、计算与综合题
蜀ICP备19008337号 © 2019 – 2025 SiriYang | 1.7m | 25:4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