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
1.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开放发展性等鲜明特征。
其中足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所有哲学都需分开的是实践性和科学性。
请注意不要将开放性的含义与发展性的含义相混淆。
2. 在唯物主义阵营中,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的统称为旧唯物主义哲学。
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特点有:
对物质的定义过于狭隘,没有将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起来。自然观上唯物,历史观上唯心,只看到了意识是对客观物质的机械直观反映,没有看到反映的能动性。
3. 请注意区分: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
4. 请注意区分:
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空
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或者劳动
5.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6. 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实践或者劳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语言等因素起着重要影响作用。
7.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正确的认识要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只能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8.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9. 辩证法谈联系,是以区别为前提的。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性(万事万物都联系着,不存在孤立的事物)、多样性(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和条件性(联系需要条件,条件不同,联系会不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10.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注意,新旧事物的区分,与时间先后,没有必然的关系。
11.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12.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切记: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所以只能说现象表现着本质 ,不能说现象反映了本质,因为只有主观才能反映客观。
13. 原因与结果是前后相继的,但不能说前后相继的就是因果,发生在你之后,不一定是由你所导致。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可以说有因必有果,但不能说有其因必有其果。
14. 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要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15. 区分可能和不可能看的是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潜在的)可能,看的是在现实中的依据是否充分。
16.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质量互变定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状态,回答了事物怎样发展的问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归宿,回答了事物朝哪里去发展的问题。
17.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8.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直线上升的。
19. 实践: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
是人的存在方式,
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
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20. 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物质生产实践。二是社会政治实践。三是科学文化实践。
其中,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
21. 认识的产生过程中,实践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天赋、间接经验、社会政治地位等其他因素都只是影响因素。
2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是对和错的区别,而是深和浅的区别。
23. 真理是客观的,有两层含义: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真理什么都是客观的,至少真理的形式就是主观的。
24. 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因此,不能说“相对真理”是真理中错误的成份,相对真理也是对的,也是真理,它只是真理中以后可能会变错的一种趋势。
25.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26. 关于“寓于”或“存在于”的说法,是不能颠倒的,考研哲学一共有这几处: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
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7.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8. 社会存在=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性的。
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
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29. 社会意识=风俗、心理习惯+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非社会意识形态。
30. 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一定会跟着变,但不一定同步。
31. 经济基础本质上就是生产关系。
32. 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
33. 社会形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34.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5. 在生产劳动中,科技是决定性因素;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科技只是一个重要因素。
36.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切记,剥削阶级也可能是人民群众。)
政经科社
1. 价值就是隐藏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可以把价值理解为抽象劳动。
2. 交换价值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是真正决定交换比例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 注意: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两因素之间是因果关系。
具体劳动负责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负责生产价值。
4. 注意:政治经济学的大多数概念他们的本质都是“关系”,要选与“关系”有关的说法。
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
但是工资的本质要注意,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5. 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
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而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时候可以是观念的货币,但是执行流通手段的时候,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6.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不变的,但是表现形式却是一直变化的。
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7.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8. 解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商品和货币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靠的都是“交换”。
9.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其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其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注意:成为商品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者。)
10.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11.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
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2. 计算题必备公式:
剩余价值率m’=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利润率=利润/成本价格=m/(c+v)
成本价格=c+v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13.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伴随着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
相对剩余价值伴随着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而绝对剩余价值没有。
相对剩余价值伴随着全社会的技术进步,而绝对剩余价值没有。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有企业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14.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15. 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失业,导致两极分化,导致资本主义灭亡。
16. 按照资本是否增值,资本家的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按照资本在循环中的不同职能,资本家的资本可以区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按照资本周转的方式,一次周转的叫流动资本,多次周转的叫固定资本。
17.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18. 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结果;
而超额利润是同一部门内,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因此,平均利润的形成,不否定超额利润的存在。
19. 不同的资本家在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是存在着竞争和矛盾的,但是在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压榨这一点上,他们是有着一致的利益的。
2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1.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
2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第四种是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
第五种是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反托拉斯法,其二,公共事业规制,其三,社会经济规制。
24. 国际垄断同盟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
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25.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第一,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第二,贸易全球化。
第三,金融全球化。
第四,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26.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三是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27.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28. 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第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
第三,一定程度上了增加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经济风险。
2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31.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其表现是:
其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其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32.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3.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一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二是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马克思曾多次强调,第一国际只是各国工人运动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而不是指挥中心。
34.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再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动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35. 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
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36. 苏联模式:
第一,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第二,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第三,在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37.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的原因: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3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第四,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3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第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毛泽东思想
1.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初步形成了土地革命战争早期: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
2.十一届六中全会的成就:
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对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作出了科学的评价。
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
3.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认清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国情(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革命对象和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6.无产阶级领导权: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条件:第一,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第二,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无产阶级领导权实现的关键: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无产阶级领导权实现的根本保证: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7.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
8.革命道路理论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确立下来: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然性(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
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开展革命斗争,必须充分地发动农民,凝聚农民阶级的革命 力量,否则就无法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中国的特殊国情。
缝隙和可能——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
群众基础——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客观条件——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坚强后盾——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主观条件——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
土地革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9.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依据):
第一,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 的。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第二,是由中国革命的 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10.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1956 年中国的国情(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地位)、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过渡性质)、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过渡性质)。
除了两种过渡性质的经济成分,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三种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消灭资本家、消灭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11.农业改造的道路:互助合作(合作化)
农业改造的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农业改造的步骤: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56
年年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步骤: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具有社会主义国营性质。
13.《论十大关系》
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4.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而在不同的领域,又有具体的方针。
政治思想领域——“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民主集中制原则。
科学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矛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民族之间的矛盾——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
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了党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十三大: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系统概括,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十五大:写入党章。
1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2、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党和政府的三大历史任务:祖国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和平。
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统揽四个伟大,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
17.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重要动力,但不能说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才是根本动力。
18.对邓小平理论的评价: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理论问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八个明确: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 21 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1.中国梦的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2.新两步走:
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 21 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2035 年的具体目标中说得很确切的有: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根本转变、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1 世纪中叶的具体目标大部分是确切说法,也有一个不确切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24.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2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总目标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26.人大民主是间接民主、基层民主是直接民主。
27.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28.在政协制度中: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政协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9.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在统一而不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物的权利。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
3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1.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来办,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经营性文化产业:由市场(企业)来办,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
32.生态文明的核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33.四个全面中:
战略目标—全面小康社会
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引领性环节—全面小康社会
突破性、先导性、动力环节—全面深化改革
34.三大攻坚战:
预防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
3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36.“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7.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第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 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第二,全面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
38.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39.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史纲
1.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英国从印度入侵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3. 瓜分中国的狂潮到来的标志: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4.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二,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5. 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不容抹杀:
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请注意:不能说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只能说在瓜分图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6. 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请注意:甲午战争时普遍觉醒,五四运动时全面觉醒。
7.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严复:他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 号。
孙中山: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8.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9. 《天朝田亩制度》的进步性: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10. 《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
第一,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第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第三,并未付诸实施。
11.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第一,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现在: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第二,太平天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第三,太平天国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12. 近代第一所海军学堂是福州船政学堂;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民用企业已经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了。
13.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阶级局限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最后,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4. 戊戌维新运动没有彻底否定孔子及传统思想。
15.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论战主要内容:
首先,要不要变法;
其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最后,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对论战的评价: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16.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要是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客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主观原因:维新派的局限性。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三是惧怕人民群众。
17.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它的缺陷在于:
第一,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
第二,反封建不彻底。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
它的缺陷在于:归根到底都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很难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它的缺陷在于:
“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18. 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论战的内容: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
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对论战的评价: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19.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20. 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第一,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第二,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21.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表现在: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2.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是: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的标志是:护法运动的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23. 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然,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对孔学的批判是充满理性的。
24.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前)的局限性:首先,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其次,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最后,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 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25.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但不能说五四运动是工人阶级发起的。
26.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 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在十月革命后就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
27.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其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其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其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28.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其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
其二,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其三,进行有关建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其四,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29. 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运动:
发动工人运动: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开滦五矿工人罢工。
发动农民运动: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
30. 中共三大提出了统一战线,却忽略了领导权;中共四大才提出领导权的问题。
31.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32.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从主观方面来说,第一,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第二,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根本原因);第三,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作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许多问题的决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
33. 八七会议:
第一,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第二,确定了土 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第三,会议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34.南昌起义,才有自己的军队,但是南昌起义并没有打出“工农革命军”的番号,采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番号的是秋收起义。
35.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6. 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37. 土地革命早期,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 反资产阶级并列。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38.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屡次犯错的原因:
第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第三,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主要原因)。
39. 遵义会议的内容: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40.八一宣言: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停止内战,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41. 一二·九运动的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42. 瓦窑堡会议的内容。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首先,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其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最后,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以“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43. 洛川会议: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44. 两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具有的新特点: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 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 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第三,没有正式的固 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国共两党只能采取临时协商的特殊形式解 决问题。
45.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
第一,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第二,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46. 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
47. 正面战场的胜仗:台儿庄战役等。
敌后战场的胜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4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即“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进步势力指的是“工、农、小资”,顽固势力指的是愿意抗日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其余的都是中间势力。
49.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这个政策的实行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
50.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
51. 整风运动的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主观主义的实质:理论脱离实际,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其中,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
对整风运动的评价: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52. 重庆政协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会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 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五项协议。政协的上述协议及其他协议,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
53.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的内容:
第一,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
第二,不 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第三,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第四,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54. 第二条战线爆发的原因:
第一,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
第二,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第三,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
第四,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飞涨。
第五,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
第六,农村经济急剧衰退。
55. 中国民主党派的性质: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
中国民主党派的主张: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这些方面,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
56.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首先,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面性的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妥协性)。
其次,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最后,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57.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第一,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具体方式是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三种。
第二,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指出了中国由农 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第四,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8. 北京政协会议(人民政协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 同纲领》),被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基的 3 个历史性文件。《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59. 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情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反资反私(社会主义革命)。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了这次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62. 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63. 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第三,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
第四,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第五,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思修法基
1.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的含义: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了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的作用:一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二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三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3.人生价值的层次: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4.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5.人生价值的标准: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6.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7.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8.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注意:在别的社会中,两者未必是一致的。
9.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由于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因而它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信仰是信念最集中、 最高的表现形式。
10.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11.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第一,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正确的个人理想不是依个人主观愿望随意确定的,从根本上说它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 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则从属于社会理想。
第二,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是个人的联合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密不可分。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由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的个人理想基础之上,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12.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第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第二,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第三,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
第四,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同时,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之中。
13.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 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5.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17.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18.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其中调节功能 又是最根本的),此外还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等。
1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20.现阶段我国集体主义分为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
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 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能够达到的要求。
三是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这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1.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
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爱护公物;
社会公德的最低要求:遵纪守法;
公民道德建设的最低要求:爱国守法。
22.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23.个人品德的特点
实践性:是个人在实践中内化锤炼社会道德要求而形成的,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方式。
综合性:是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是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
稳定性: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的稳定倾向。
2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 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二是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25.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但不是统治者们意志的总和;
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但不是统治阶级的全部意志;
统治阶级的意志除了在法律中体现,还在道德、政策、最高统治者的言论中体现。
2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3)从发挥的作用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27.法律制定。
属性: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程序:
1、法律案的提出;
2、法律案的审议;
3、法律案的表决;
4、法律的公布。
原则:公正、公平、公开。
28.法律执行。
属性: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
原则:1、合法性;2、合理性;3、信赖保护;4、效率。
行政执法的主体: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
2、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
3、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
29.法律适用。
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
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原则:
1、司法公正;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4、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30.法律遵守。
属性: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含义:1、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2、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守法主体:一切组织和个人。
3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32.实体法部门: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发、刑法
程序法部门: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
我国制定了仲裁法,将自愿、仲裁独立、一裁终局等原则作为仲裁的基本原则。
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3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5.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法治和德治地位不同。
第一,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第二,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2)法治和德治的作用不同。
第一,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德治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对公民和社会组织进行道德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
(3)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不同。
第一,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实行法有禁止不得为,体现的是规则之治。
第二,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地在行动上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为。
36.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法治思维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第二,法治思维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第三,法治思维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37.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至上的具体表现: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2)权力制约。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也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救济公平。
(4)人权保障。人权的法律保障主要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
(5)正当程序。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方面。
38.法律如何才能有权威。
一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三是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一体遵循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39.法律权利的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40.法律义务的特征。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务的设定发生重要影响。
(3)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坚持义务法定,是法治国家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
(4)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法律义务在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一些特殊情形的出现而出现转化、派生或免除。
41.法律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
首先,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其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最后,有些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合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42.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
(1)符合权利行使的目的;
(2)符合权利行使的限度;
(3)符合权利行使的方式;
(4)符合权利行使的程序。
43.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包括:
(1)司法救济;
(2)行政救济;
(3)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
(4)自力救济。